9 月 26 日讯,曼联跟队记者 Andy Mitten 在《The Athletic》发文,剖析了球队距离成功赛季的差距,既点明了以 “重返欧战” 为核心的现实目标,也解读了今夏引援、训练表现与赛程挑战背后的突破契机。
对曼联而言,本赛季的底线清晰且明确 —— 拿到下赛季欧战资格。这个目标对 “红魔” 这样的传统豪门来说看似不难,但结合上赛季的惨淡表现,其难度实则不小:上赛季曼联仅以 42 分排名英超第 15,不仅与前六差距悬殊(第六的维拉积 66 分),进攻端更是短板突出 —— 进球数仅比保级队略多,防守端虽与维拉失球数相差无几(仅多 3 球),但进攻乏力直接导致了排名滑坡。也正因如此,俱乐部今夏针对性引进舍什科、库尼亚、姆伯莫三名射手,试图彻底解决 “锋无力” 难题。
目前来看,这笔引援操作已初见成效。俱乐部对三名新攻击手的表现相当满意,教练组更是直言训练中看到了 “质的变化”—— 球员间的传切配合更流畅,门前终结效率明显提升。教练团队迫切希望这种训练状态能转化为比赛成果,他们坚信,一旦球队打破胜利荒、开启连胜势头,整体潜力将迎来爆发式释放。毕竟对正处于变革期的曼联而言,“赢球” 不仅是积分的积累,更是信心与士气的关键支撑。
不过,曼联的突破之路仍有挑战。一方面,新援虽表现亮眼,但仍需适应期,比赛中难免出现失误;另一方面,球队本赛季开局赛程堪称英超最难,高强度对手集中出现,给 “找状态” 增加了难度。截至目前,五轮战罢曼联排名中游,记者 Mitten 认为,当下下结论为时尚早,但本周六对阵布伦特福德的比赛至关重要 —— 若能取胜且其他强队失分,曼联积分有望追平积分榜第二;后续主场迎战升班马桑德兰,更是巩固排名、冲击前列的好机会。而阿莫林能否率队拿下本赛季首次联赛连胜,将成为球队走势的 “分水岭”。
除了眼前的抢分目标,曼联管理层也在布局长远。引援并非只为短期爆发,舍什科、库尼亚等球员的年龄与潜力,均符合俱乐部 “长期建队” 规划;接下来,球队还计划针对中场与中卫位置进行补强,进一步完善阵容框架。管理层深知,重建难以一蹴而就,未必事事尽善尽美,但 “明确的计划” **队基础不再 “建立在流沙之上”。当然,俱乐部也清楚,长远规划需要短期胜利来护航 —— 唯有尽快赢球、提升排名,才能稳住球迷信心,为重建营造更好的内外环境。
从 “上赛季第 15” 到 “冲击欧战”,曼联的目标不算激进,但每一步都关乎重建节奏。新援能否持续发力、阿莫林能否捏合球队、关键战能否把握机会,将共同决定这支曼联能否在本赛季完成 “显著进步”。